第四卷帝国威武 第三百一十八章 统一问题
李国勇这时候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航空母舰上,对唐衍的话有些心不在焉:“哦,这事你们去办就行了,要注意一下行动的隐蔽性。” 唐衍看了下边上的人,将李国勇拉到了一边,低声说道:“奥斯曼帝国的青年土耳其党领导人恩维尔帕夏派来特使,要求再秘密贷款2500万英镑。” “不给。”李国勇想都没想就说道:“真当中国是冤大头,想要钱就来拿,帝国的钱只给认为有培养前途的国家和组织,那个‘欧洲病夫’老子已经前后给了它700万英镑,现在居然狮子大开口要2500万,简直是想钱想疯了。” 曾经强盛无比,但现在连军队都要依靠欧洲列强提供军火和指挥的奥斯曼帝国,是个不折不扣的“欧洲病夫”,依靠列强之间相互争斗,衰弱的国家才勉强幸存下来。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曾经说过:“欧洲一直等待奥斯曼帝国的死亡,可是年复一年,这个病人却不甘死亡,衰弱的双手依然抓住巨大家业的钥匙不放。” 现在的奥斯曼帝国,象足了中国的晚清,苏丹穆罕默德五世和光绪一样根本就是一个傀儡,只不过实际掌权者从慈禧太后变成了青年土耳其党领导人恩维尔帕夏。 横跨欧亚的奥斯曼帝国在战略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的主人如果不是强悍的狮子,那就要成为别人猎取的羔羊。”,而李国勇是很乐意成为猎取羔羊的狮子的。 为了充分控制住奥斯曼帝国,中德两国经过密约,德国人向奥斯曼派去了军事教官,中国人则提供了武器和资金,让曾经紧紧抱住英国人大腿的奥斯曼彻底倒向了中德。李国勇之所以那么乐意帮助奥斯曼帝国,是为了明年就要开战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做准备。 历史上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将以奥斯曼帝国的惨败而告终,并将失去全部的欧洲领土,这是李国勇不愿意看到的,奥斯曼帝国失败可以,但起码要在欧洲保留下一小部分土地,在一战时起到牵制协约国的作用。尤其是在两次巴尔干战争中获利最大的塞尔维亚王国,绝不能让它如同历史上一样将国土面积整整扩大一倍。 至于奥斯曼帝国这次提出的贷款要求,李国勇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这是他们准备拿来购买两艘“无畏”级战列舰的。 这两艘战舰可是在一战爆发后,让原本想保持中立的奥斯曼帝国彻底倒向同盟国的最大本钱。 在真实的时空上,土耳其拿出了3000万美元向英国订购了两艘最先进的“无畏”战列舰,为筹措这笔巨款,穆罕默德五世甚至拿出钻石皇冠作为抵押。但在一战爆发前,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毫无道理地征用了原本属于土耳其的两艘“无畏”级战列舰,而且压根不提赔偿两字。在丘吉尔眼里,整个奥斯曼帝国还不如这两艘军舰重要。 英国没收两艘军舰的消息,给了土耳其政府当头一棒,穆罕默德五世恨透了傲慢的英国和丘吉尔,不再阻止政府倒向德国一边。英奥宣战的结果,使得英国舰队出入黑海的通道被封锁。 而后英国发动的为了打通黑海海峡的加利波利战役,一直不被英国人放在眼里的奥斯曼帝国的军队竟然拼死抵抗,整个战役变成对英国军人的大屠杀。 要是李国勇现在把钱借给奥斯曼帝国,将来一战爆发后他们会不会再向曾经的主子英国人宣战可就很难说了。 “要向那个什么特使强调我们的困难。”李国勇想了下说道:“2500万是没有的,给他100万,特使20万,剩下的80万给恩维尔帕夏,表达我们对奥斯曼帝国的好感,以及对恩维尔帕夏本人的尊敬,在中国经济好转之后,我们会优先考虑给他们的贷款的。” 唐衍笑了下,元首这可是在明目张胆地贿赂了。 说到着李国勇叫过了总参谋长蒋百里:“方震,你组织个高级军官代表团,必须是少将以上的,最好把松坡、波成和子玉他们一起带上,明年秘密出访下奥斯曼帝国,时间呆得长一点,至于什么借口,随便你编一个吧;哦,对了,你也必须得去,手头上的工作再要紧也放一放。” 蒋百里不明所以的答应了下来,但还是很不理解,一个衰弱即将灭亡的腐朽帝国有什么东西是值得看的。 但蒋百里虽然是一名军事天才,毕竟不象李国勇那样拥有着比他多上百来年的知识。 巴尔干战争中,火炮的射程和射速均有提高,机枪数量增加,飞机除进行空中侦察外,还用以实施轰炸,虽然准头和效果根本不值得一提。装甲车和无线电等军事技术装备也开始大量地使用,这一切促使陆军改用疏开战斗队形。 而为了隐蔽军队开始利用地褶和壕沟,同时还必须保护部队免遭空袭;军队在前线数百公里地段上展开。防御强度的增加,又使机动作战更加困难,过渡到阵地战这种作战样式的趋向愈益明显,这一切都将对以后的战争产生重大影响。 李国勇要让他的将军们知道什么才是现代战争,他要通过巴尔干战争让将军们的思维有一个质地飞跃,才能在即将到来的一战中横扫一切军队。 海南位于中国的最南边,是中国仅次于台湾的第二大岛,素有天涯海角之称。在汉武帝时派出10万大军南征,平定南越国的叛乱而从此把海南纳入了中国的版图。这里在中国古代是用来流放罪臣,接纳因躲避战乱而来此的难民的地方,大文豪苏东坡也曾经被流放于此。 实际上海南是相当美丽的,这里融碧水、蓝天于一色,烟波浩瀚,帆影点点,椰林婆娑,奇石林立,如诗如画。而且海南也人才辈出,从宋代画家、书法家、诗人白玉蟾;元代纺织革新家黄道婆;到明代名医、经济思想家丘浚,还有流芳百世的清官典范海瑞,无一不是出自海南。 驻扎在海南的帝国军人和船厂工人,在最初知道要开拔到海南时,一个个都摇头叹气,但一旦到了岛上,几乎个个都乐不思蜀,再也不想回去了。 而才随着帝国军舰从硫球赶到海南,向元首汇报硫球内迁工作的杨河,从一踏上海南也立即被这里的景色所迷住,末了还对身边的陶自强说了一就:“将来要是我犯了什么罪,最好判决我流放到这里。” 可惜冷冰冰的陶自强从来不会被任何笑话所打动。 等杨河在陶自强的带领下进入到了元首的住处,发现帝国的几位情报、行政和军事高级官员都已到齐,滑稽的是,每个人都穿着海南的特色服装,短袖短裤,一眼看去花花绿绿的,也分不出谁是将军,谁是部长。 “杨河啊,辛苦了,先坐下吧,一会我也让人给你弄套,这衣服穿在身上不错。”李国勇今天看来心情非常好:“穿到这衣服我想到了帝国的服装,你看咱们的老百姓,出去穿什么的都有,有穿西装礼服,头上和洋鬼子一样戴着个高帽子的,有穿着长袍马褂的,我看得把服装统一一下,弄个汉服之类的出来,动员帝国的军民在聚会过年的时候统一穿着,被老和洋人去学那些穿戴。” “不光是服装问题,其它方面我们过去也商议得差不多,到了该实行的时候了。”经济建设部长曾道富一如既往的叼着他的大烟斗:“帝国国内咱们不说,在日本、朝鲜和大中华联邦内,主流货币是中华币,主流语言是汉语,我看按照目前的发展情况,这‘主流’两个字可以去掉了,统一使用汉语,统一使用中华币,统一穿着汉服。我看用不了20年,这些地方的人将会彻底地汉化,帝国也不用再为这些地方操心了。” 蔡锷接口说道:“还有军队中军官的指挥刀,到目前为止帝国军人使用的军刀样式还是过去的,我看以后使用我们的唐刀做为军刀就非常不错。中国刀剑历来讲究平直端正,从战国铜剑到汉代铁剑,一直到后来的宝刀宝剑,无一不是端正平直的;咱中国人不但人要行止端正,连刀剑也要端端正正。汉唐时期的刀也是端正平直的,从汉环首刀到唐刀,都是刀身挺直,入鞘则朴实无华,出鞘则锋芒毕露。我自己就做了这么一把,你们大家看看怎么样。” 说着蔡锷拿过了一把唐刀递给了元首。 李国勇从刀鞘里将刀拔出,一股凛冽的寒气扑面而来,无论从质地还是在样式上,都非常适合做为军刀使用。 “好刀啊!”李国勇收刀入鞘,将它交给了身边的陶自强,赞不绝口:“松坡啊,你这把刀很不错,从现在开始帝国各级军队军官全部使用唐刀为标准指挥、礼仪用军刀。至于你的这把刀,松坡啊,打个商量,就当送给我了。” 蔡锷当时就傻眼了,自己这把刀是聘请名师打造的,前后花了不少心血,被自己爱若性命,这么一转眼就换了主人了?自己好好的拿出来现什么宝?摊上这么个元首也算是自己倒了大霉。 李国勇也不管心疼得要命的蔡锷,对杨河笑道:“杨河,硫球岛的内迁事宜进行得怎么样了?” 都说元首威严,冷酷无情,连至交杨度都说废就废,现在看起来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情,正在沉思中的杨河被元首一问,急忙说道:“一切进展顺利,硫球对内迁绝大多数都是赞成的,有些实在不愿意离开的,我们也没有勉强,估计到下月中旬就可以全部完成迁移。” “什么,那么快?”李国勇瞪大了眼睛:“从你上任到现在才多长时间,那么就能够完成?” “搬迁过程中有没有出现强迫性行为?有没有损害到当地老百姓的利益?”曾道富也有些怀疑,不放心地问道。 杨河很快回答了他的疑问:“绝对没有,元首夫人那朵曾经几次去过硫球,视察阿霸族的搬迁情况,她可以证明绝对没有出现您所说的情况。” 李国勇上下打量着杨河,看起来曾争说的不错,这个人还的确是个人才,虽然在一些问题上老和自己唱反调,不过相比之下还是可堪重用的。 “硫球的事做的不错,”李国勇想了一下说道:“这次回来你也不用再回去了,我会找人接替你在硫球的工作,你在海南歇几天,然后和我一起回去,以后你就出任亚洲事物处理部的部长职位吧。” 杨河愣了一下,自己身为杨度的亲戚,进步党退党党员,竟然一下子升到了部长的职务,这让他一时有点回不过神来。 李国勇不理会杨河吃惊的样子,说道:“我这次回去以后,准备以江苏为试点,提高税收。” “这个绝对不行!”王清源和曾道富几乎同时大声反对,王清源说道:“提高税收势必加深民众负担,将对政府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 “一岩先生,你听我把话说完。”李国勇估计到了他们的反应:“我提高税收可不是给政府或者我自己敛财,而是将实行高税收,高福利政策。” 李国勇向大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大幅度增加的税收收入,将同样用在民众身上。 在他的设想里,中国要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内容复杂、体系全面的庞大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儿童津贴、病假补助、医疗保障、住房补贴、失业救济、养老保险等等。中国的每个孩子从呱呱坠地时起,就将进入了社会保障网。 而每一个进入中国的外国移民,将获得政府每月支付给他们的金钱资助,鼓励他们学习汉文化,一直到他们找到工作为止。 当然这还只是个设想,能不能行得通还很难说。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起点中文网,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